根据包皮过长的症状表现,中医把包皮过长归属于“下疳”、“湿阴疮”、“精浊”等范畴,且很早就有关于包皮过长的文献论述。《外科正宗》载:“初起必先涩淋,小便溺痛,次流黄浊败精,阳物渐损,甚则肿痛腐烂。”
包皮过长引起病变时时通常阴茎头及包皮红肿热痛,或痒痛,包皮不能上翻,用力上翻则痛甚,舌淡红苔黄腻,脉稍数者,为湿热下注证。宜清热利湿。用龙胆泻肝汤加银花、黄柏、地丁等熬药外洗。还可以服用龙胆泻肝汤,本方之源,尚难确定。暂用见于《医方集解》,清热剂,清脏腑热。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用于肝胆实火证和肝经湿热证。选用龙胆草(6克)、黄芩(9克)、山栀子(9克)、泽泻(12克)、木通(9克)、车前子(9克)、当归(8克)、生地黄(20克)、柴胡(10克)、生甘草(6克)配药。若肝胆实火较盛,可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以助泻火之力;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强利湿之功;若玉茎生疮,或便毒悬痈,以及阴囊肿痛,红热甚者,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以泻火解毒。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