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遗精失眠可能是肾火所致 人的一生中,睡眠占到了生命的1/3。睡眠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人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到来之际,记者就睡眠健康的相关话题,采访了长春市心理医院……
人的一生中,睡眠占到了生命的1/3。睡眠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人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到来之际,记者就睡眠健康的相关话题,采访了长春市心理医院心理医师钟沿风。钟医师直言,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受到睡眠障碍的困扰,区别于人们印象中“只有睡不着、失眠才是问题”的观点,“睡太多”即嗜睡症同样影响着很多市民的生活。
失眠症
失眠症是睡眠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夜晚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多梦,很容易就被惊醒了,一旦醒后很难入睡等。临床发现,失眠多和心理因素有关。
失眠和心理障碍关系密切
钟医师说,在人的一生中,睡眠占到了生命的1/3。睡眠质量影响到人体很多方面,但目前出现睡眠障碍的人却不在少数,多数从事IT、管理和新闻等脑力劳动的白领,由于个人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及工作压力等原因,长时间受到失眠的困扰。
钟医师表示,导致失眠的原因很多,有的人出现失眠是由于周围环境尤其是睡眠环境的改变,或是因为跨区域倒时差的原因,这类失眠属于一过性失眠;还有些人的失眠是短期失眠,主要和白天精神紧张、想事情思虑过度等因素有关。第三类失眠是指慢性失眠,是由器质性、神经症性、心理性、药源性疾病引起的失眠。而更多的时候,失眠和心理障碍关系密切。“前两类的失眠是可以自行缓解恢复的,不必过于担心。”钟医师说,慢性失眠则需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如果是心理因素导致的失眠,要尽早看心理门诊,这样能够在早期发现严重的心理疾病。
乱服安眠药治疗不可取
对抗失眠,不少人的首选就是服用安眠类药物,对此钟医师表示:“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失眠者首先要针对原发因素进行处理,安眠药物对症治疗可以短期应用,但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忌乱用药物。”她提倡失眠者要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培养适合个人的体育训练和入睡习惯。同时,帮助失眠患者了解睡眠生理及指导正确对待失眠为中心的心理治疗也十分重要。
对于失眠者可以采用睡眠限制疗法,限制失眠患者每晚用于入睡的时间。一旦患者能够较快入睡,则他们在床上停留的时间逐渐延长,直至达到充足有效的睡眠时间。另外,钟医师表示,要让失眠患者认识到膳食、锻炼和物质使用对睡眠的作用。“采用认知和行为干预通常要比药物治疗花更长时间,但是效果却是更为持久的!”钟医师说道。
嗜睡症
没精神,爱疲劳,特别爱睡觉,一睡睡好久醒后还是睡意目蒙目龙,这可能不是睡眠不足在作怪,而是源于一种睡眠障碍——嗜睡症。
多数患者有记忆中断现象
爱睡觉,睡眠时间长,睡醒后还想睡……每当出现以上现象,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把它归结于“太累了”“睡眠不足”,可心理专家告诉您,有时“睡不够”也是一种病态反应,像是嗜睡症就会导致这样的表现。钟医师说,嗜睡症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白天易疲倦,睡意过多;突然猝倒,即头部或身体在没有丧失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瘫痪,这种情况一般会持续几秒或是几分钟;睡眠瘫痪,人在入睡或要醒来时暂时不能运动;催眠期幻觉,指精神、梦境般的幻觉,通常很恐怖,常见于入睡时或发生睡眠瘫痪前。
钟医师说,由于人们对嗜睡症的了解不多,嗜睡症目前就诊率并不高。事实上,嗜睡症对患者的影响很大,不但会让嗜睡者的记忆力减退,多数的嗜睡症患者还会有记忆中断的现象出现。例如,患者会在行走或是开车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不知所措、胡说、乱写等行为,然而清醒后他们却不记得这一阶段发生过什么。
好的睡眠习惯可缓解嗜睡
钟医师说,轻度的嗜睡可通过良好的睡眠习惯、有规律的小睡来缓解。如果是严重的嗜睡,则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对于嗜睡症患者,要注重调节其生活规律以及心理状态。生活上,要鼓励嗜睡症患者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从事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让自己快乐起来。可按患者情况,辅助药物治疗控制病症。
“如果患者的嗜睡原因是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例如压力大,或是因长时间从事反复枯燥工作而出现嗜睡的人,则要从心理方面做出调节。”钟医师表示,患者自己也要学会疏导压力,适当休假调节工作状态,给自己一个缓冲。
东亚讯(记者陈曦)随着春季的到来,我省的气候进入“干燥期”,使人们普遍感觉到不适,不少人还出现了咽喉干燥疼痛,眼睛红赤干涩,鼻腔热烘火辣等“上火”的症状。昨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特聘专家、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后金东明对此表示,春天自然界万物复苏,阳气上升,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容易出现春燥;加之春天风多雨少,气候干燥,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而且天气变化反复无常,较难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易致生理机能失调而致“上火”的症状。
春季身体不适多由“火”症而起
金教授介绍,中医认为“上火”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根据各个不同脏腑的症状,可将上火分为心火、胃火、肝火、肺火、肾火五种,并有虚实之分。心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等。胃火可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易饥、轻微咳嗽等。肝火表现为头晕胀痛,耳鸣耳聋、两胁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睡眠欠佳等。肺火可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少而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肺实火表现为痰多色黄、黏稠、喉燥、咽痛、面红口干、心烦口渴等。肾火一般因肾阴不足导致阳火偏亢,出现火迫精泄的病机,可表现为腰腿酸软、遗精失眠,盗汗、早泄等症。
服中药去火应辨证施治
“不少人一听说上火就想到‘牛黄解毒丸’,其实中成药也不能乱吃。”金教授介绍,去火的中成药不能随便吃,一定要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才能正确“降火”。根据中医的三焦来划分,头晕、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可以选择西瓜霜等;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可以用清胃散等;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春季下焦多见湿热,一般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尿频尿急、尿涩痛、尿短淋沥、小便赤黄、腰痛等,可选用三金片等。另外,中医针灸、拔罐、推拿等对于治疗上火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烟喝酒。
春季吃猪腰可去肾火
“春季是火症的高发季节,市民可针对五种不同的脏腑之火,选择食疗的方法进行防治。”金教授介绍,去心火可以喝莲子栀子汤,可以起到补脾止泻、益肾涩精的功效;心火旺者可常喝竹叶、甘草、灯芯草、生地、麦冬煮成的茶饮,具有清心泻火的作用;虚火上升的人可常喝百合、银耳、玉竹煮的甜汤,具有清心养阴的作用。去胃火可以喝绿豆粥,尤其是热性体质及易患疮毒者尤为宜。去肺火可用川贝母、梨炖水喝。去肝火可用夏枯草、桑叶、菊花制茶,还可加冰糖或蜂蜜调味。去肾火可用猪腰、枸杞子、山萸肉煮汤,动物肾脏具有补肾益精作用。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