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尿道感染染泌尿感染的一种,多由细菌直接引起,而且病情迁徙不愈,西医一般采用低剂量抗菌药物,需长期用药治疗,而且治疗效果不佳。祖国传统中医通过辨证施治,采用活血化瘀方治疗,对于治疗慢性尿道炎,取得良好疗效。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传统中医治疗慢性尿道感染的方法。 慢性尿道感染可归属于中医之“劳淋”范畴,病性属虚实夹杂,因正气亏虚无力抗邪,湿热之邪迁延不去,湿热蕴结,气机阻滞,瘀血内停而发病。治疗采用活血化瘀方,以清热、利湿、补肾为主,再以活血化瘀为主。由于尿路反复感染,病变部位有疤痕形成,血流量差,加用活血化瘀药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药物到达病灶处,并能改善局部营养状况。方中黄苓、银花、夏枯草、蒲公英、土茯苓有明显杀菌、抑菌的作用;车前草、瞿麦、萹蓄则利小通淋,促进细菌排出;炒知母滋阴降火,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采用本方治疗慢性尿道感染能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再感染率,抗药性弱,副作用小,避免了西医治疗的不足,临床应用较为理想。 活血化瘀方的具体使用方法:黄苓15g,银花15g,萹蓄12g,瞿麦12g,炒知母9g,黄柏9g,牡丹皮10g,夏枯草10g,蒲公英15g,车前草30g,土茯苓15g。久病正虚者加黄芪、党参,血尿者加大、小蓟、仙鹤草、芦根等,急性发作者加半枝莲、柴胡、连翘,连服14天,然后再用车前草泡小量开水饮用,连续饮用20天至一个月。 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药品被用来治疗慢性尿道感染,根据自己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的选用治疗用药,对患者的康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患者根据医师的建议,在选择时,不放尝试下利用中医中药来治疗慢性尿道感染。希望患者早日康复。 推荐阅读:几种泌尿感染的早期症状 尿道感染饮食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