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输精管堵塞

首页 > 男科 > 输精管堵塞 > 介绍 > 正文

研究发现男性不育可能祸起增塑剂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05日

摘要: 我们经过10余年的研究发现,塑料中的酞酸酯类增塑剂,可能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幕后黑手。在动物实验中,我们给小鼠喂饲增塑剂后,发现小鼠睾丸的重量下降、体积变小,睾丸出现了退行性变化,以及精子数量下降、精子畸形率升高。

研究发现男性不育可能祸起增塑剂

在一定剂量下,用两种增塑剂联合我们经过10余年的研究发现,塑料中的酞酸酯类增塑剂,可能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幕后黑手。

在动物实验中,我们给小鼠喂饲增塑剂后,发现小鼠睾丸的重量下降、体积变小,睾丸出现了退行性变化,以及精子数量下降、精子畸形率升高。在一定剂量下,用两种增塑剂联合作用于小鼠的骨髓微核和精子,结果畸形试验呈阳性反应。这说明增塑剂是一种会引起可遗传的染色体畸变的断裂剂。我们对果蝇的实验研究也表明,喂饲增塑剂后,果蝇的繁殖率下降,寿命缩短。

人体内是否有增塑剂?增塑剂与不育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明确?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目前人体的增塑剂排泄期尚不清楚,已知其半衰期有1天、3-4天,甚至更长时间。虽然人体能够排泄,但如果每天摄入,就容易在体内产生积累,从而产生毒性作用。

为了减少育龄青年对增塑剂的接触,我们建议育龄青年采取以下自我保护措施:

★不吃用塑料包装的即食食品。

★不直接加热塑料包装食品(如袋奶)。

★不在塑料容器里存放食品并用微波炉加热。

★不用塑料袋放置热的油条、油饼、油糕、麻团等油煎油炸食品。

★将路边食品小摊贩们提供的五颜六色的塑料袋拒之门外。

★严格执行2008年6月1日我国开始实行的限塑令。这不仅有益于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更能减少增塑剂对健康的危害,尤其是对育龄男性生殖能力的潜在威胁。

相关阅读

  • 曾汉东

    曾汉东

    主任医师擅长:男性病
  • 王耕

    王耕

    主任医师擅长: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
  • 宫海民

    宫海民

    主任医师擅长:男性不育,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
  • 梁廷福

    梁廷福

    主任医师擅长:中医男性科疾病、男性病、前列腺炎、男性功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