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男性不育患者,经过多方求治,妻子的肚子始终是瘪瘪的没有任何反应,最后患者丧失了信心,放弃治疗了,并决定领养孩子。在与医生反复央求开具不生育证明的时候,还相当地费了一番口舌,因为他确实还不是无精子患者,理论上讲还有可能生育。
领养孩子1年后,这对夫妇再次出现在医生的面前。这次他们不是因为不怀孕来看医生,而是因为妻子怀孕了带来的烦恼。当地计划生育机构认定这对夫妻已经有了孩子,坚决不再给生育指标。最后,这对夫妇只好“痛苦地”将自己的亲生“孩子”做掉了。在多年诊治不育症经历中,常常会遇到这样情况,患者已经完全丧失了治疗的信心,却意外地解决了困扰自己的生育问题,真是“有心种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既然患者可以自然怀孕,那么,对于以往的不生育,肯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下进行的,紧张、焦虑、忧愁等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可以造成神经中枢的功能紊乱,使男人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性功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不射精、阳萎、逆行射精等,限制了性功能的正常发挥,使男人的生育遭受更大的影响,而睾丸的生精能力也大打折扣,因而造成不生育,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不育占男性不育的5%左右。
一些医疗机构的医生和患者也常可能同时表现出对于不生育的极大关注和迫切需要提高生育能力,对诊断和治疗的“关注”程度都超出了应该有的客观态度,频繁的调整药物、连续的人工助孕、甚至试管婴儿技术的马不停蹄使用,让医生与患者都疲惫不堪,患者的情况可能还会“每况愈下”,真是“欲速则不达”,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让彼此都十分丧气的。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