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性功能障碍

首页 > 男科 > 性功能障碍 > 护理 > 正文

俄罗斯男人为何嗜酒如命?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2日

  俄罗斯人好酒,尤其是男人,这已是举世闻名。

  俄罗斯人好酒,尤其是男人,这已是举世闻名。俄罗斯人,不论文化层次、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性别年龄,嗜酒豪饮,已经成为他们难以改变的共同生活习性。中国人喝酒,一般会讲求目的,挑选环境,细斟慢酌,营造气氛,且需美肴佐酒,音乐助兴,喝到一定程度(以不醉为限),也就尽兴而散。

  俄国人喝酒,风格迥异--不分时日,不辩季节,不挑场地,不求目的,也无需下酒菜,说喝就喝,常常整瓶、整杯一口下肚,一醉到底。我们很少看见有人在餐厅饭馆聚饮,除酒巴外,林荫道旁的长椅上,公共汽车的候车亭里,桥头、河边或别的什么地方,都可以是他们喝酒的场地。有的则干脆在人行道上,手握酒瓶,边走边喝。

  年轻人喜欢走着喝,老年人喜欢坐着喝。如果是几个朋友聚饮,也不备什么菜肴,最多不过几片面包和香肠,但伏特加至少得三五瓶(俄罗斯民间有一条不成文但却约定俗成的的规矩,就起码得有与人数相等的几瓶酒),找一块背静地,打开酒瓶,寻找各种理由,或者根本无须理由,频频举杯,喝它个天昏地暗,不醉不休。因此,醉酒的“倒爷”随处可见。如今喝酒之风在青少年中也十分盛行。我们也常见三五成群的少男少女手握啤酒瓶,追逐嬉笑,一路畅饮。

  俄罗斯人喝酒,一般只喝本国特产伏特加。不大接受外酒(如中国名酒,法国名酒等)。据载,人口仅1.45亿的俄罗斯,每年消费伏特加(酒精浓度40度)达40亿升,若按人头算(包括耄耋老人和襁褓婴儿),人均每天二两酒!这是何等惊人的数量!在俄罗斯,每年因酒精中毒、醉后受伤或冻死等直接与酒有关的原因致死的人数多达15万。

  俄罗斯人为何如此好酒?分析、探讨,原因有二、疆土宽广、人烟稀少,大部分地区处于高寒地带,冬季漫长寒冷。酒,可以御寒、暖身、解乏;酒,还可以提神、壮胆。二是卫国战争之胜利,“伏特加”有特殊贡献,功不可没!于是乎,这一“功臣”又加助了俄罗斯人的贪杯。

  据报道,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为让将士们趋寒暖身,提高战斗力,由当时负责物资供应的米高扬提议,斯大林批准,每天给前线野战部队每人派发40度伏特加酒100克。不久斯大林又发了一道补充命令,为打了胜仗的一线部队每人每天定量增加为200克。后来又扩大范围,供应全体官员(除了正执行任务的飞行员)每天每人100克酒。据史料记载,苏联官兵仅1942年12月这一月,就喝光了569万升伏特加。

  鉴于伏特加在战争时期的特殊贡献,俄罗斯人对它更是情有独钟、喜爱有加。有一位叫恩思特的俄罗斯人还打算在乌格利奇市建造一座伏特加纪念碑,那里已有一座伏特加博物馆。他的构思是,纪念碑用青铜浇铸,其主体当然是一个庞大无比的伏特加酒瓶。

  喝酒或许能刺激消费,也有御寒暖身等功效,但酗酒往往乱性,造成人的精神委顿,健康受损,工作效率底下,家庭不和甚至解体,流浪儿增多,青少年教育失利,社会不安定等等负面效果。

  说到家庭,当今的俄罗斯人离婚率很高,酗酒生事是一个主要原因。丈夫喝醉了酒,丧失理智,不但不能正常工作,挣钱养家,回家还常无端生事、打人。许多妇女不堪忍受,最终离婚。据报道,2000年全俄罗斯登记结婚的夫妻91.1万对,而离婚夫妻竟高达53.2万对。另外酗酒伤身,就寿命而言,俄罗斯男人平均寿命58岁,女人71岁。

  男人短寿与酗酒大有关系。酗酒造成的种种灾难性后果,是俄罗斯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政府很重视这一点,也力图改变现状,从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为此下过禁令,禁止酗酒。但禁令因各种原因难以顺利推行。

相关阅读

  • 曾汉东

    曾汉东

    主任医师擅长:男性病
  • 王耕

    王耕

    主任医师擅长: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
  • 宫海民

    宫海民

    主任医师擅长:男性不育,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
  • 梁廷福

    梁廷福

    主任医师擅长:中医男性科疾病、男性病、前列腺炎、男性功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