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春季如何才能预防慢性病的侵袭?初春时节,气候多变,常常忽冷又忽热。大幅度的温度变化,对人体健康是有影响的,尤其是职场男性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常常会诱发和加重一些慢性病症。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温、热、凉、寒的变化,改变着人体腑脏、经络、气血等方面的功能。一些慢性病患者,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每逢初春季节,随着外界环境变化,体内某些变化也相对剧烈,如血液中酸度增加,静脉中高浓度胆固醇和糖的流动加快,特别是保持人体恒温的下丘脑对初春多变气候的应变能力,至少需要几个星期才能真正调节配合好。这样,正常人也会感到不适,而有慢性病灶的人则容易发病,精神病、肺心病、气管炎、胆石症等病都有发作和加重的可能。
初春时节,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与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不断交锋,此消彼长,有风的日子特别多,从而导致空气中的正负离子比例破坏,可引起气候敏感者血液中激素大大增加,体内产生过多肾上腺素,使得精神紧张、情绪低落、困乏疲劳,有人称之为“肾上腺综合症”。“邪风”对疾病及由精神错乱导致的犯罪、交通事故有促进作用。初春的风速较大,风向变化频繁,从而给各种病毒带来可乘之机,风沙阵阵,花粉飘飘,荨麻疹、过敏性皮炎、鼻炎及眼疾患者会大大增多,哮喘病患者由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支气管处于“高反应状态”,也会出现症状。
所以,在这些天阴冷的天气让不少人患上了感冒。记者在枣庄市立医院看到,门诊大厅内排队挂号的患者还真不少,值班医生告诉记者,几天来平均每天到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都超过了1000人。
虽然今年春节期间因为暴饮暴食而患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有所减少,但因为去年冬季气温持续阴冷,而且大幅降温接连不断,所以感冒患者有明显增加。专家提醒,眼下虽已立春,但初春时节春寒料峭,更要注意保养。
医生:最近一股寒流,气温又开始降低了,提醒广大市民尽量注意保暖,少到人流比较多的地方去,避免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尤其是流感的发生。
另外,由于这几天各大医院节后刚刚恢复门诊,集中就医的高峰已经出现,一些三级甲等医院就诊压力很大。
温馨提示: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医院,既可以减少候诊时间,还能充分运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多风、冷暖不定的初春时节,应该特别关注天气及其变化,尤其是慢性病患者,要“以变应变”,安排好衣食住行,防止寒气、湿气的侵入,平时也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调节能力。
(编辑:樊雪娇)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